发布:2023-07-26 09:08:57 关注:23117次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学校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540名,博士生导师596名;现有院士5人(其中外籍院士2人)。获国家级奖励或称号百余人次,省部级奖励或称号300余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等团队10余个;省部级创新团队等30余个。2010年以来,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30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700余项。学校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总论等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以保障国家水安全为己任,聚焦大江大河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紧密结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南水电开发、引江济淮等重大工程建设管理,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层面重点、重大研究计划和重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实现一系列引领性、原创性和标志性成果产出。
? ?
人才梯队
?
岗位需求(一)首席专家
A类首席专家
定位: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的高级科学人才;或者在工程技术领域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高级技术人才。
B类首席专家
定位: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过相当于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研究成果位居国际前沿,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或担任教授或相当职务,其研究方向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学术造诣高深,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或项目。
(二)领军人才
A类领军人才
定位: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取得较高学术成就的领军人才,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工程。
B类领军人才
定位:担任教授或相当职务,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已形成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成果,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潜力的优秀青年领军人才,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或者项目(青年)。
(三)教授/研究员/青年教授
定位: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已形成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成果,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潜力。
(四)副教授/副研究员/青年副教授
定位:已取得较好教学科研成果的青年人才。
(五)讲师/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定位: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博士毕业生。
? ?
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不限,覆盖水利工程、地理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农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机械工程、海洋科学、大气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社会学、公共管理、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外国语言文学、体育学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九个主流学科。
岗位介绍教授/研究员/青年教授
申报条件:达到我校教授/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的优秀人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 50 周岁;
达到我校青年教授评审条件的优秀人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 38 周岁;专业技术职务为讲师的原则上入职不满三年;国内申请人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应届博士毕业生及博士后此条不作要求(青年教授享受教授四级岗位津贴)。
副教授/副研究员/青年副教授
申报条件:达到我校副教授/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的优秀人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 38 周岁。
达到我校青年副教授评审条件的优秀人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 32 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国内申请人需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应届博士毕业生及博士后此条不作要求(青年副教授享受副教授七级岗位津贴)。
讲师/助理研究员
申报条件: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32 周岁。
博士后
具有良好学术背景、创新活力、学术潜力、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人才,具有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时间不超过3年,一般不超过35周岁;人事关系转入我校,全职进入我校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具体分为ABC三类:
申报条件:
A类博士后:毕业于世界著名大学(当年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或学科),或其他业绩特别突出的博士毕业生;
B类博士后:毕业于世界知名大学(当年世界排名前300名的海外高校)或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博士学位所属学科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或其他业绩特别突出的博士毕业生;
C类博士后:未达到以上两类招收条件以外的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
支持措施:
1.薪酬待遇优渥,采用年薪制。
A类博士后:40万元人民币;
B类博士后:25万元人民币;
C类博士后:18万元人民币;
最高可达120万元(3年)。
2.成果奖励丰厚。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完成额外成果可享受丰厚科研成果奖励。出站受聘本校且特评至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一次性发放10万元人民币绩效奖励。
3.聘用期限灵活。最低24个月,最长可至36个月。
4.启动经费充足。理工科5万,经管文科3万。
5.生活保障无忧。享受国家规定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教职工公费医疗、精装修博士后公寓或一次性发放住房补贴6万元、教职工子女入托政策等。
发展通道:
打通博士后引进人才的晋升通道,出站考核完成当月,即可申请本校教师岗位。对于成果突出人才,可申请特评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河海大学专门设置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为博士后人才提供专职服务及指导。
水科学研究院人才特区
学科方向:水生态与环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岸线保护与绿色航道、水工程建设与安全保障、智慧水利、绿色发展、洪旱灾害防御与智慧水利、河流保护与生态修复、河口海岸资源保护与利用、流域综合治理等。
岗位需求:学科领军人才、教授/研究员/青年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员/青年副教授、讲师/助理研究员。
支持措施:待遇从优,一人一议。
? ?
咨询政策河海大学人事处人事科
咨询电话:+86-25-83786205
咨询邮箱:rscrsk@hhu.edu.cn
河海大学人事处人才办
咨询电话:+86-25-83786500
咨询邮箱:rscrcb@hhu.edu.cn
河海大学人事处博管办
咨询电话:+86-25-83786360
咨询邮箱:rscbgb@hhu.edu.cn
投递简历
学院 |
需求专业 |
联系方式及备注 |
---|---|---|
水文水资源学院 |
水资源精细化利用、节水技术及理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水生态 |
宋老师 025-83787361 shxy@hhu.edu.cn |
水利水电学院 |
施工新材料与新技术、水工结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水利水电系统规划与优化调度、水电站、泵站及抽水蓄能电站水力学、河流泥沙、高速水流、岩土渗流力学、工程水力学 |
陈老师 025-83787322 chmei@hhu.edu.cn |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岸带资源与环境,海岸工程,海洋技术,工程生态学,工程智慧管理,海洋岩土等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 |
郑老师 025-83786648 zhn@hhu.edu.cn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岩土工程、隧道工程、地质工程、信息与计算技术、工程爆破、景观设计与理论、建筑设计与理论、岩土体渗流理论与测试技术、土石坝计算理论与方法、岩土地震工程、结构工程(能够讲授钢结构课程的应聘者优先考虑)、道路工程、智能交通、交通规划及控制与管理 |
徐老师 025-83772017 rsms@hhu.edu.cn |
环境学院 |
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水环境模拟与生态水力学、水处理、生物地球化学、水污染控制、生态学、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环境功能材料 |
吴老师 025-83786971 hhuhjwb@163.com |
能源与电气学院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及应用、运动控制、测控系统、测试技术与装置、机器视觉、水力机械、动力机械、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风能、太阳能、海洋能)、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机械机构可靠性、动力系统 |
张老师 025-58099097 zhangliqin711026@hhu.edu.cn |
信息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分布式计算与处理、数据与知识工程、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通信与信息工程、信息与信号处理、遥测与遥感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 |
郑老师 025-58099120 jxyrm@hhu.edu.cn |
信息学部物联网工程学院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现代传感技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输配电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传感器 |
林老师 0519-85192049 20021591@hhu.edu.cn |
力学与材料学院 |
固体与结构破坏与灾变方向、新型材料力学、流固耦合方向、工程力学或土木工程或水工结构工程(力学方向)、高性能计算、工程仿真、土木工程材料、环境友好与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计算流体力学、环境水力学、基础力学和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型)、环境功能材料 |
安老师 025-83787027 ancm1976@163.com |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地质学,数学地质学,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勘探, 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计算视觉,遥感科学与技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郑老师 025-83787234 zy74hhu@126.com |
农业工程学院 |
灌排理论、泵站工程、盐碱地改良、土壤物理/微生物、节水机械与装备、水土环境保护、土壤修复 |
张老师 025-83786921 ngy@hhu.edu.cn |
机电工程学院 |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机电控制、精密仪器、制造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图学、电力电子、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焊接、增材制造、热能工程、制冷与空调、建筑节能、太阳能综合利用、设计学、人机工程、交互设计、工程力学、结构工程 |
张老师 0519-85106048 20041680@hhu.edu.cn |
海洋学院 |
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大气科学、海洋技术等各类海洋相关专业 |
阮老师 025-83786641 20110604@hhu.edu.cn |
理学院 |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凝聚态物理、光学/光学工程 |
刘老师 025-58099160 xdksh@126.com |
商学院 |
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商务数据分析、水利水电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水资源系统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金融工程与投资管理;金融学与风险管控、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国际贸易; 人口资源与环境、循环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技术经济管理、应用统计学、管理系统工程、知识管理、情报学、经济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偏软) |
华老师 025-58099270 hhbs@hhu.edu.cn |
公共管理学院 |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与应用、社会及管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高等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文化人类学 |
张老师 025-83787368 hhuggyrs@163.com |
法学院 |
经济法、环境法、资源法、民法、商法、法理、刑法、行政法学等 |
张老师 025-83787295 zhangr_0926@163.com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原理、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哲学、伦理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社区研究(社会学) |
邓老师 025-83786841 hhumyrs@126.com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法语语言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语言文化) |
吴老师 025-58099462 wuhua@hhu.edu.cn |
体育系 |
网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 |
张老师 025-83786646 tyx@hhu.edu.cn |
水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校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
根据目标定位及引人需求,水科学研究院及各合署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可聘用学术型人才或应用推广型人才。主要方向有:水生态与环境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水工程技术研究、岸线保护与绿色航道研究、智慧水利研究、绿色发展研究。 |
王老师 025-83787840 |
河海大学人事处 |
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引领,合理规划,长远布局,统筹兼顾学校不同学科对人才的需求,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
李老师 025-83786205 rscrsk@hhu.edu.cn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