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1-02-25 01:24:48 关注:49455次
诚邀青年英才
依托浙江工业大学
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no.1
项目介绍
(一)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21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报时间
系统开放日期:2021年3月22日;
申请截止日期:2021年4月30日。
(三)申报条件
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0年9月1日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2021年4月30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19年9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执行《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限项要求,同层次国家人才计划只能申请或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2)当年申请或正在承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不得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no.2
岗位待遇
1. 国家提供100-3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支持,资助期限为3年;另外,根据不同学科学校提供100-3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2. 根据人才实际需要可支持组建学术团队,提供相应的实验办公用房、团队进人指标、博士后指标,以及博士、硕士导师资格和招生指标。
3. 聘任至特聘教授岗位(入编),提供约65-70万元年薪。
4.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享受科研绩效考核奖励,上不封顶。
5. 提供150-250万元购房安置费和过渡性住房。
6. 协助解决家属就业及子女入学等问题。
特别说明:对于未入选人员,可经学校综合评议纳入相应领军人才培育梯队,提供优厚待遇和支持条件。
no.3
学校概况
浙江工业大学始建于1953年,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综合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
学校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
中国百强大学,东部沿海省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共24项
全国高校科技创新排行榜第30位
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总量位居全国高校第6位,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第8位
2021年esi全球排名位列第103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5位,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等7个学科进入前1%,其中化学学科第262位(1.85‰)、工程学学科第338位(1.98‰)、材料科学学科第361位(3.58‰)
教育部认定的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共47所高校);科技部认定的首批“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单位”(全国共40家试点建设单位)
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2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1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3个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浙江省属高校中博士点和硕士点最多的大学,研究生招生“第一大户”
浙江省属高校中科研经费到款最多的大学
浙江省属高校中获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最多的大学
浙江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人才最多的大学
浙江省属高校中免试推研比例最高和人数最多的大学
no.4
申报方式
(一)应聘方式
有意向者请将简历发至学校或学院(中心)邮箱,与学校达成申报意向后,将有专人指导申报人开展后续工作。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论文、项目、专利和获奖情况等)。
具体流程如下:
个人向学院(中心)
提出申请
学院(中心)审核
确定申报人选
申报人选线上申报
时间安排:3月22日系统正式开放,4月20日完成线上提交,有意向的青年学者,请提前与学院(中心)联系,获得详细信息和申报指引。
(二)联系方式
1.各学院(中心)招聘专员联系方式
序号 | 学院(中心) |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1 | 化学工程学院 | 王老师 电话:0571-88320190 email:ce@zjut.edu.cn |
2 | 生物工程学院 | 陈老师 电话:0571-88320765 email:chenss@zjut.edu.cn |
3 | 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 高老师、刘老师 电话:0571-88320913、0571-88871538 email:gaolp@zjut.edu.cn、 liufei@zjut.edu.cn |
4 | 环境学院 | 何老师、孟老师 电话:0571-88320802 email:env@zjut.edu.cn |
5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董老师 电话:0571-88871519 email:mse@zjut.edu.cn |
6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林老师 电话:0571-88320353 email:linlong@zjut.edu.cn |
7 | 膜分离与水科学技术中心 | 许老师 电话:0571-88332581 email:cmwst@zjut.edu.cn |
8 | 分析测试中心 | 朱老师 电话:0571-88320085 email:yihanzhu@zjut.edu.cn |
9 | 机械工程学院 | 吴老师 电话:0571-85290221 email:jddang@zjut.edu.cn |
10 | 信息工程学院 | 余老师 电话:0571-85290570 email:yuling@zjut.edu.cn |
1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学院) | 范老师、陈老师 电话:0571-85290668 email:fanjing@zjut.edu.cn、 crr@zjut.edu.cn |
12 | 土木工程学院 | 田老师 电话:0571-85290813 email:jgyb@zjut.edu.cn |
13 | 理学院 | 詹老师 电话:0571-85290653 email:zhanqh2001@zjut.edu.cn |
14 | 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 | 张老师 电话:0571-85290864 email:jxzhj@zjut.edu.cn |
15 | 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 | 赵老师 电话:0571-85290534 email:zhaojx@zjut.edu.cn |
16 | 管理学院 | 蒋老师 电话:0571-85290272 email:glxy@zjut.edu.cn |
17 | 经济学院 | 陈老师 电话:0571-85290165 email:chenlu@zjut.edu.cn |
18 |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汤老师 电话:0571-85290175 email:tbh@zjut.edu.cn |
19 | 外国语学院 | 徐老师 电话:0571-85290036 email:xlj@zjut.edu.cn |
20 | 人文学院 | 郭老师 电话:0571-85290793 email:guochenhui@zjut.edu.cn |
21 | 设计与建筑学院 | 柳老师 电话:0571-85290069 email:ldd@zjut.edu.cn |
22 | 法学院 | 高老师 电话:0571-85290771 email:fxy@zjut.edu.cn |
23 | 公共管理学院 | 符老师 电话:0571-85290456 email:futt@zjut.edu.cn |
2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章老师 电话:0571-85290792 email:zhangjianning@zjut.edu.cn |
25 | 体育军训部 | 胡老师 电话:0571-88320493 email:hws@zjut.edu.cn |
26 | 全球浙商发展研究院 | 袁老师 电话:0571-85290571 email:yxm@zjut.edu.cn |
27 | 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 穆老师 电话:0571-85290694 email:mujiazhu@zjut.edu.cn |
28 | 工业设计 研究院 | 周老师 电话:0571-85290249 email:zhouzhen@zjut.edu.cn |
29 | 中国住房与城市发展研究院 | 王老师 电话:13858120404 email:wangsong@zjut.edu.cn |
浙江工业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
联系电话:0571-88320831(余老师)
邮箱:rcb@zjut.edu.cn
3.项目填报咨询
浙江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联系电话:0571-88320204(张老师)
加载中...首页导航反馈登录sina.cn(京icp0000007) 2021-02-25 01:24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